关于新款 iPad Pro 的评价已经出炉:硬件性能空前强大,但软件依旧拖了后腿,没有跟上节奏。
这种情况从近九年前推出第一代 iPad Pro 时就开始出现了。尽管苹果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将 iPadOS 从原本的一体化系统中独立出来,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彻底打消用户对公司是否真正重视这款平板电脑作为主流产品之一地位的不安情绪。
然而,从宏观层面来看,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值得关注:iPad 的长远发展前景究竟如何?曾经被誉为计算领域未来之星的它,如今却显得有些黯淡,并逐渐成为苹果风险最高的一条产品线。在所有苹果产品中,当市场风云变幻时,看起来最容易掉队的大概就是这个系列了。
iPhone 向左
对于很多人来说,智能手机是生活中的核心装备。不论走到哪里,它都是主要通讯工具、回忆录制器以及随身娱乐装置。如果要让大家放弃某个科技设备,大部分人宁愿舍弃其他也不会丢下自己的手机。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它们变得越来越大。目前苹果最大的手机型号为 iPhone 15 Plus/Pro Max,其显示屏达到6.7英寸,相比之下最早期版本仅为3.5英寸。而现今最新款的小型平板电脑——即便是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如最新款式中的8.3 英寸,也显然更加接近大型化趋势。
当今的大尺寸机型已几乎逼近单手操作极限。然而,有传言称 Apple 正在探索折叠屏技术,将来或许能够推出一种既具备传统电话功能又能展开成为类似于小型平板计算机的新产品。这种新设计虽未必具有专业级别处理能力,却有望逐步取代某些低端市场需求,从而减少用户对双重电子产品依赖度。
Macs 向右
另一方面,高性能、高价格定位使得人们常拿顶级配置版与桌面计算机进行比较。例如,两者均采用同类芯片组(尽管暂时更新速度略有不同),内存及存储容量亦无明显差异。因此主要区别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形态结构上的多用途特征;其次,则为交互方式,即支持直接操控体验感受;最后则涉及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兼容范围广泛程度等方面优势所在。
然而,如若给予充裕时间投入研发资源,不难想象未来某天公司完全能够通过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整体软硬件协同性能表现。同理,对于笔记本领域而言,引入更多创新元素亦属情理之中,例如增加移动网络模块或者实现全方位触控支持等设想皆具现实意义。此外,可拆卸式组合方案也并非遥不可及目标,据悉已有相关原型正在秘密研制阶段,因此对于此类前沿科技动向保持关注乃明智选择。
就像可折叠版iPhone可能会侵占低端iPad市场一样,如果苹果推出一款二合一MacBook,也可能对iPad Pro构成威胁。如果Mac能提供和iPad相同甚至更多功能,那为什么还要同时携带两台设备呢?
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还有一些未知因素。例如Apple Vision Pro,不少早期评测称其为“戴在脸上的iPad”。这款设备被广泛认可的一大用途就是作为沉浸式媒体播放器,而这是传统上属于i Pad的一大优势。那么,一款价格更亲民、设计更人性化的新版本Vision Pro,会不会抢走部分原本属于i Pad的用户群呢?
需要澄清的是:这些讨论并非批判现有的iPad。目前来看,尽管某个季度平板销量表现欠佳,但苹果依旧售出了数百万台,这说明它仍然是一款受欢迎且实用的产品。不过,这也不是苹果第一次自家产品线出现内耗——曾经不可一世的小型音乐播放器(如iPod)最终也面临类似命运。
关键问题还是关于iPad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苹果如何规划其前景。最近一次采访中,一位高层向《华尔街日报》表示,公司认为这些产品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我们把它们视作互补性的工具。”当然,我没指望听到不同答案;毕竟,他们巴不得每个人都买齐所有型号。
然而,很难忽略这样一种感受:由于软件开发进展缓慢,几乎固执地限制了ipad潜力,使得原本应成为“大众计算机”的设想,如今看来反而陷入演化瓶颈,有沦为边缘角色之虞。这种结局尚未注定,但若长此以往,显得苹果似乎对iPad寿命有限这一事实毫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