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链接,守护开放社会 🅴

在微信里妳很安全。当然,妳有太多不能说的话,不能发的图。但是妳大体可以确认一点:发出的链接对方可以打开。

自然,这并不是因为腾讯做了正确的事,而恰恰是因为它作了恶。在微信里假定「链接可以打开」是不对的。腾讯不仅会因为政治原因,也会因为自身利益原因封禁外部链接。此外,她们还通过技术手段禁止绝大多数微信公众号作者在文章中插入可直接点击的外部(非腾讯)链接。这一切造成的结果是在微信宇宙里写字的人和阅读的人同时放弃了链接。非但如此,生活在这个系统中的人有越来越多相信不用链接是「用户体验更好」的选择。于是,在微信里我们能见到的大抵是两种东西:截图,或微信公众号的链接。换句话说,在微信里妳总是可以假定对方能打开妳发的链接,是因为妳在微信里几乎只发微信公众号链接。(在极端的例子里,用户或许都不知道在私人聊天里还可以发非腾讯链接。)

反对链接的论点有时出于自私——例如忙的时候用截图把内容发来对自己更方便,有时出于山寨但有效的(虽然未必总是正确的)理由——例如图片便于传播、可以规避内容审查等等。这些论点的共性就是庸俗,因为她们完全没有考虑到使用链接最重要的理由,也就是通过保留上下文,来达成对事物复杂而细致的认知。这种认知拒绝回答「point 在哪里?」「如何看待?」的问题,也不会告诉妳「其实只不过是……」。复杂而细致的沟通方式不会给妳一个本来就不存在的、似是而非的答案,遑论「解决方案」,只会让妳产生更多的问题,而这就是目的。

链接不仅可以让人知道文章发布的真实时间,作者的真实身份(网络身份也是真实身份),还可以帮助读者推断与作者相关的更微妙的信息,例如政治立场和技术水平。此外,链接把和文章相关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了作者。作者可能会修改文章,也可能删除文章。有链接我们就总是能看到文章的最新状态。或许有一种情况可以作为支持不用链接的理据,那就是文章在作者不同意的情况下被第三方力量(政府、企业、或其它持份者)强制删除。但显然大部分通过截图、长图、全文拷贝等方式传播文章的人考虑的并不是这点。

读者的这种选择反过来影响了作者,例如在 Facebook 上近年流行起把十几字的短文做成大字号图片。贩夫走卒、达官贵人,概不例外。虽然 Facebook 对待链接的态度比腾讯好不了多少,但我还是尽量用链接分享这些图片。作者要的是「高传播」,但我想这种传播和垃圾邮件的界线是相当模糊的。也正和垃圾邮件一样,所谓高传播沟通假定读者毫无阅读耐心,并试图给妳一个本来就不存在的、似是而非的答案。这也正是她们的目的。

互联网依然伟大,而且依然具备维系开放社会的潜质。守护这种潜质的第一步,就是鼓励您的朋友用链接、而不是长图来分享文章,并尽可能地拒绝对链接不友好的网络服务(微信、Facebook 等)。关于用链接分享文章的方法,我依然推荐蔡志浩的建议

VIA@不鸟万如一